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动态

国际热带农业研究所代表团到访农机所 共谋中非木薯和香蕉产业机械化发展

  作者: 刘智强   来源: 办公室(党务办公室)  日期: 2025-07-15    我要分享

       7月13日,农机所迎来重要国际合作伙伴,国际热带农业研究所(IITA)首席科学家Rony Leon A. Swennen率团到访,双方围绕热带农业机械化特别是木薯和香蕉产业全链条机械化展开深入交流。

       在农机所副所长李国杰、设施农业装备研究室主任张园陪同下,IITA代表团首站考察了位于湖光岩附近的木薯菠萝生产机械化试验示范基地和热带作物农机装备研发基地,参观了农机所自主研发的木薯联合收获机、菠萝采摘机器人等智能装备以及基于热带种植环境的轻量化农机装备。Swennen教授详细询问了机械装备对热带地区土壤环境气候等适应性情况。在菠萝叶纤维功能纺织品展厅,IITA专家对“变废为宝”的循环经济模式表示赞赏,认为这种绿色技术对非洲资源高效利用具有示范意义。

        座谈会上,农机所办公室主任刘智强系统介绍了农机所在热带农业机械化领域取得的突破:通过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已形成基于宽窄双行起垄模式的木薯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在香蕉收获田间转运方面也取得阶段性进展,相关技术在东南亚和非洲多国实现转移转化。Swennen回应称,IITA作为全球木薯研究领域的国际机构,长期致力于提升非洲木薯产业链价值,与中国在技术互补性上具有广阔合作空间。

       木薯研究团队负责人Ismail YusufRabbi博士作专题报告《利用木薯的潜力:从生产到加工》,揭示非洲木薯产业面临的关键挑战:传统种植效率低下、产后损失高达30%-40%、加工技术滞后导致附加值受限。他特别指出,非洲市场对木薯生产和淀粉加工装备有广阔需求,农机所在全程机械化、淀粉深加工等领域的技术积累,与IITA的种质资源创新优势形成完美契合,可以深入合作共促非洲木薯产业发展。

       此次交流正值中非合作论坛“九项工程”推进之际,双方一致认为,木薯作为非洲主粮作物,其产业升级关乎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通过引入中国成熟的农机装备技术体系,有望显著提升非洲木薯种植效率,降低劳动力依赖;而IITA在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方面的深厚积淀,也将为中国农机装备的全球化适配提供科学支撑。